工业锈带变生活秀带戴家湖又变漂亮了
2020-04-17 17:55: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戴家湖公园鸟瞰图。
武汉市青山区党委宣传部
戴家湖公园的工业雕塑。
武汉市青山区党委宣传部
核心阅读
湖北武汉的戴家湖原本是一个天然湖泊。很久很久以前,由于工业废料的堆积,这个地方曾经被堆成“戴家山”,周围的居民无法忍受。
现在,经过生态修复,戴家湖公园已经建在原来的工业场地上。风景碧波荡漾,被花草环绕。公园周围的居民也有一个放松的好地方。
碧波荡漾的小湖,被花草环绕的绿道,由废弃工业部件制成的雕塑.走在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戴家湖公园,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工业垃圾场。
王佑年在戴家湖附近住了40年。说到这里的变化,他甚至用了几个“意想不到”的词。从一湾湖到一座煤灰山,再到一片生态绿地,戴家湖在他的记忆中又回来了。
从湖到山,从山到湖
戴家湖的确是一个湖。
最早,这是一个天然湖泊,出产鱼、虾、藕。20世纪50年代,武汉钢铁厂、青山热电厂等大型工业项目相继落户青山区,代家湖被规划为粉煤灰填埋场。到了20世纪90年代,每天倾倒的煤灰和泥浆高达10多米,戴家湖成了“戴家山”。后来,人们发现粉煤灰可以用来做砖,于是“戴家山”又变了,被挖成了一个没有坑的坑和一个没有池塘的池塘。
王佑年回忆说,风中到处都是灰尘,家里的门窗经常关着。在雨天,粉煤灰会随雨到处流。
戴家湖的改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戴家湖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已成为武汉市人大和全国人大经常提及的话题。
在克服了资金短缺和土地赎回等诸多困难后,戴家湖公园于2013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2015年5月1日,戴家湖公园开业迎客。完成生态修复后,戴家湖公园实现了城市绿地功能布局和景观特色的全方位改造,完成了80万吨粉煤灰的清运,水域面积恢复到46700平方米。
今天,到处都是翠绿的植物,无忧无虑的野鸭和悠扬的鸟鸣,都在诉说着戴家湖回归的故事。2017年,戴家湖公园景观与生态修复工程还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模范奖。
武汉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综合分院院长杨毅说,戴家湖已经从湖变山,从山变湖。现在宏伟的“蝴蝶”已经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公园。由于绿色发展的理念,戴家湖公园的生态恢复今天取得了进展。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在戴家湖公园,风景墙、阳台、招牌和其他景观大多是由原始瓦砾、碎石、粉煤灰、旧金属件和其他废物制成的。20多万块用于铺路和景观美化的红砖全部来自青山区旧城改造期间拆除的建筑。
戴家湖公园从建设之初就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理念。施工人员对原缓坡区进行了小调整,依托原有地形,保留一部分水域,就地平整,削高补低。
在旧的工业废料场上建一个公园,最大的问题是恢复植被。在此之前,由于多年来工业废料的倾倒,戴家湖公园的土壤碱性很强,最直接的修复方法是改变土壤。然而,成本太高了。为此,规划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想出了许多办法。
最后,他们找到了一种经济有效的改良土壤的方法:种植大豆。这样,“综合覆土法”变成了“精确换土法”,土壤改良取得了显著成效。戴家湖公园终于可以种植植物了。
刘z
作为一个生态公园绿地,戴家湖公园已经成为居民放松的好地方。
戴家湖公园生态修复后,湖区周边一批新建住宅区如清怡住宅区、清心住宅区、清康住宅区、天兴花园等相继建成,附近棚户区的居民已入住楼房。红岗市的街道、工人村和青山镇的居民也有休闲娱乐区。
这里,公园内的运动休闲区通过各种运动和健身场馆的规划和布局,将运动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湿地休闲区通过建设湿地特色景观,满足游客在体育、休闲、娱乐等方面的需求。
自公园开放以来,戴家湖公园的生态实践步伐一直没有停止。2016年,利用海绵对戴家湖进行了清洁,并设置了生态排水沟和雨水花园,收集雨水,收集到公园的中央湖体,为公园内的绿化提供水源。同时,水中种植水生植物来净化水质。
在园区二期建设期间,设计师将旧水泥厂留下的水泥搅拌桩作为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保留了搅拌基地,点缀了劳保手套、工作鞋等工业元素,让人耳目一新。
在公园的中央,根据地形修建了一个7000多平方米的水池,在水边有一个长约70米、高约3米的红色耐候钢峰。公园的混凝土管道花园,混凝土岩石花园,回音壁和其他景观都是由当地材料和重新设计。
《人民日报》(2019年12月2日,第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