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创造力和潜力
2020-04-20 14:31:00 来源:人民日报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和潜力。我们不仅要重视大型科研院所的科技实力,更不能忽视人民的创新实力。
不久前,当我采访一个创新论坛时,我听到一个参与者小声对附近的一个熟人说:“创新和发明是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的工作,与我们普通人没有什么关系。”事实上,今天,当整个社会团结起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时,创新不再是科学研究人员的“专利”。各类人才都有创新的潜力和机会。认为创新与自身无关的观点无疑是不正确的。
以民间发明为例。目前,全国有100多万民间发明家(也称为非工作发明家)。虽然数量不算太大,但已经创造了许多专利。这些民间发明家的许多发明仍然含金量很高。例如,人们常用的五笔输入法是由民间发明家王永民发明的。近年来,一群工人和农民也以他们的发明赢得了国家领奖台。河南省华县的农民李从榨油后的豆粕中提取人造纤维。这项原始发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内蒙古工人王军斗几十年来一直痴迷于发明,发明了80多项专利技术……他们的成就给许多专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外,我国还有2亿学生和中小学生,他们的发明创造能力不可低估。据报道,全国数百座彩虹桥是由一名小学生和一名桥梁专家发明的。学生注意到码头会影响船只的航行,心想:“要是没有码头就好了!”一天,受雨后彩虹的启发,他画了一座“彩虹桥”,一位桥梁专家偶然看到了它。这位专家受到启发,成功地设计了彩虹大桥。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和潜力。我们不仅要重视大型科研院所的科技实力,更不能忽视人民的创新实力。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才能充分释放亿万人民的创新活力。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都非常重视民间发明,但民间发明者在成果转化和申报各种科技计划方面仍面临一些障碍,有时还得不到认可。鼓励创新,尊重全社会的发明创造者,加强对民间发明的支持和引导,建立和完善民间发明的评价和管理机制,为民间发明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对于广大学生,我们应该保护、培养和引导他们的创新热情。学校不妨增加一些创新课程,不要因为学生的“奇妙”创新想法而用“标准答案”把他们打死。我们应该提倡自由和包容的创新,为更多像彩虹桥这样的想法创造一个有益于社会的氛围。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只有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让创新力量充分流动,把一个人口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我们才能更好地朝着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