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础科学研究中首先下棋
2020-04-20 14:29:00 来源:人民日报
未来,科技企业的竞争将进入基础研究能力阶段。企业主动开展基础研究。一旦取得突破,它们就能抢占核心技术的制高点,形成竞争优势的“护城河”。
不久前,中国两家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马云和马在同一天不同场合的公开演讲中,表示愿意更加重视基础研究,投入更多资源进行基础研究。这种“巧合”激起了许多人的好奇心。
一般来说,基础研究和商业之间的距离就像科学家和企业家之间的差距一样大。从基础研究到新技术诞生的时期非常长。正如多年后“光的全反射”原理被揭示一样,科学家们在20世纪60年代才提出光纤可以用于通信传输的想法。经过不断的实践和反复的尝试,光纤直到现在才真正广泛地用于互联网传输。即使是充分享受科技红利的互联网公司,也被几层纸从源头上与创新的基础科学分开。对于专注于市场并重视商业回报的企业家来说,突然如此重视高质量的基础研究难道只是一种噱头吗?然而,从华为在法国建立数学研究所和阿里巴巴对达摩研究所的巨额投资来看,真正的投资反映出这些企业对基础科学有了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这种理解已经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企业的共识。
基础科学作为科技创新时代的制高点,其作用日益显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发展的厚度和广度。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浪潮正在到来,各行各业必须加快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步伐。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越大,作为创新源泉的基础研究的比重越大。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科技企业的竞争将进入基础研究能力阶段。实践证明,基础研究一旦取得突破,企业就能抢占核心技术制高点,形成竞争优势的“护城河”。前瞻性企业在基础科研中打“第一手棋”是非常必要的。
基础科学向应用科学技术转化的时间越来越短,针对性越来越强。目前,技术和产品的快速迭代,迫使基础研究从理论突破到技术应用的过渡期不断缩短。特别是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等应用基础研究领域,技术创新越来越多地转移到科技企业。大学教授受雇于企业研究机构。跨国科技巨头的研究人员在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并不新鲜。甚至企业研究人员也获得了图灵奖,被称为“诺贝尔计算机科学奖”。通过企业内部的高水平基础研究,将更有效地开辟工业化的“最后一公里”,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精确连接。
如果中国的高科技企业想走在世界前列,他们还必须加强基础研究。当中国企业进入国际舞台时,不仅要“卡住”,还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以互联网领域为例,中国企业在移动支付等应用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在信息和网络技术领域的基础研究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总体而言,我国科技企业对基础研究重视不够,缺乏重大原创性成果,基础技术、基础软硬件、开发平台、基础算法等存在瓶颈。仍然是杰出的。这正是我们所看到的。在国家基础研究“十三五”规划中,我们强调合格的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和以企业为主体的科研院所
创新被挤出,在市场竞争第一线作战的企业必须更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随着企业创新要素的积累,创新的主战场现在不仅在科研机构,而且在企业内部。基础研究关系到国家创新的未来和企业新竞争力的构建。这需要包括政府、工业、研究等各方的共同努力。目前,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已经开始在基础研究领域进行布局和深入探索。我相信这种“头羊效应”将推动更多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形成一种创新引领发展的强大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