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扩招后博士生培养质量至关重要
2020-04-26 17:35: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最近,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在内的40多所高校相继发布招生简章,公布博士生扩招规模,引起公众关注。事实上,早在2018年,教育部就明确表示,到2020年,中国博士生总数将达到10万。
有些人担心博士生的扩大会导致学术资格的贬值和培训质量的下降。为了保证培训质量,一些高校相继出台了“分流淘汰”机制。例如,清华大学在修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时,明确提到“完善资格考试、选题报告等培训环节的实施细则、考核要求和退选制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也发布了详细的《博士研究生分流退出机制实施细则》。
严格的人才“出口管制”和建立完善的退出机制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然而,博士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分流和退出只是大系统中的小环节,不是人才培养的最终意义。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在博士生录取后的培养阶段,即课程设置、科研素养培养等重要环节,加大投入。以笔者观察到的一些文科专业为例,博士生培养的一些中间环节还有改进的空间。
首先,课程体系设计需要进一步完善。文科课程的学分一般在20分左右,课程总数在8分左右。除了大约3门公共课程,面向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其余课程大多是介绍性和指导性的。评估方法只需要交一份简单的课程论文,更有针对性的方法课程比例很低。
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培训是进入学术研究领域的必要工具。作者从他周围的一些博士生那里了解到,每个人都只把博士课程视为完成“学分”的任务。在第一年,为了获得足够的学分,他选择了许多与他的研究方向无关的课程。第二年,他直接进入论文开题阶段。研究问题很难确定,研究方法也不清楚,把鸭子推向货架,“困惑”是不可避免的。
“只写论文”的科研评价体系异化了博士生的学习目标和秩序。该国的大多数学校已经出版了至少两篇C议题论文作为他们的基本要求。这并不是否认《C》杂志的价值。如果直接取消发表论文的要求,对博士生将来找工作没有实际好处。毕竟,整个科研评价体系以《C》杂志为核心指标。鉴于目前中文期刊数量较少,许多期刊关注作者的知名度和职称,以提高引用率。博士论文的整体质量无法与成熟学者相比,而一些期刊也在减少发表的论文数量,导致供需严重失衡。许多人不能毕业,因为他们不能出版期刊。博士生的评价标准是否过于单一,是否有更加多元化和有效的评价方法,需要学校和学科认真审视实际情况。当然,多样性并不意味着降低评估标准。
导师对学生的投资和学生对科研的投资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一些导师忠于职守,定期开展学术讨论、阅读报告和其他活动,真正起到监督和鼓励的作用。有些导师对太多的博士生负责,没有时间照顾每个学生。其他人忙于他们的行政事务而无法脱身。他们只是名义上的,完全依靠学生自己。
毫无疑问,考核是质量监督的重要手段,但作为一种系统的培训机制,任何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