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衔: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张军:新就业模式下的大学生就业保障
2020-06-30 17:53:00 来源:光明日报
2020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874万。受疫情影响,毕业生面临更加复杂和严峻的就业形势;这种情况在未来几年还会继续,再加上经济下行压力和研究生扩招带来的滞后效应。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这个词出现了39次。从“六个保证”到“六个保证”,党中央把就业放在首位。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要立足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考虑传统就业形式和新就业形式对办学育人的客观要求,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根本措施,履行高校的社会责任。
面向立德树人根本,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对于就业困难,毕业生应坚持从客观、辩证的角度对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和理解。在呼吁国家社会支持力量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提前在大学阶段进行学习和成长规划,以增强就业和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供给方面,高校应着眼于学生成长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需求,进一步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和有价值成长的良好教育生态。首先,要进一步加强价值观的塑造,引导学生向往美德。把握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主开关”,引导学生培养对祖国和祖国的感情,确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和时代选择,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就业教育的“试点工程”,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催生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就业观,引导毕业生主动到民族需求大的地区和地区工作。第二,要进一步深化知识的培养,促进学生的精读。深化教育教学管理综合改革,及时进行专业、教材、课程和培养方式的动态调整,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更新和提高。要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改革,整合专业体系顶层设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创业实践改革、课程改革、教学激励机制改革以及由此引发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努力打造一流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第三,要进一步促进实践,鼓励学生创新和创造。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可以在学生就业后进行,而且应该在学生时代培养。高校应大力支持和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实践培训活动。让学生跳出课本深化学习,走出象牙塔磨练成长,与校内外资源合作,拓展学生实践训练和成长的平台,提升知识、情感和行为统一的综合素质。
面向社会需求导向,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高校人才培养不仅要以社会和市场的现实需求为导向,还要兼顾知识进步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引导、拉动和创造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匹配还存在一些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一些学科和专业的动态调整滞后,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不能与社会需求有效衔接;针对主要国家战略需求和迫切需要领域的人才培训后续行动不足;一流顶尖创新人才稀缺,各类专业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有待提高
要回答好这些问题,高校应该多注意:第一,反映办学差异。不同类型的大学应着眼自身办学定位和办学水平,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结构,面向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开展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布局,培养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支撑国家社会发展,实现大学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第二,针对社会需要。面对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形式人才的紧缺,应促进学科和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升其内涵,提升和改造传统优势专业,培育新的交叉学科,增强高校人才培养对新就业领域和新就业形式的适应性和适应性。第三是确保优秀人才的素质。一方面,要关注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对高端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提高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另一方面,要加强为特定领域发展服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基础人才的培养,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最广大的普通建设者和劳动者。
面向时代发展前景,拓宽就业领域渠道
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并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拓宽了就业渠道、就业领域,进一步扩大了就业空间。
后疫情时期,要做好高校就业工作,就要准确把握国家相关政策,密切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和前景,促进毕业生多元化灵活就业。
首先,跟上有利政策的“指挥棒”。鉴于国家提出的扩大企业吸收规模、扩大就业见习规模、鼓励中小企业吸收毕业生就业等优惠政策,我们应进一步完善高校就业制度,加强校企合作互动,引导毕业生合理流向有政策红利的地区。做好引导毕业生走向基层的宣传工作,引导毕业生走向基层、西部和祖国最需要他们的地方。
第二,把握新就业模式的“风向标”。大学生要解放思想,转变就业观念,这要体现在以新的就业心态适应新的就业模式上。在当前智能化、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条件下,以网络经济和无人经济为代表的“新就业形式”正在兴起。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大学生应该打破传统“金饭碗”和“铁饭碗”的惯性追求,树立新的就业取向。高校应鼓励学生面对新的就业形式和创业,通过支持创新创业场所、提供培训指导和政策咨询服务、拓展金融支持渠道,勇于在新的就业形式中寻找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颇受欢迎的“下岗青年”群体是灵活就业、新取向就业和新形式就业的代表。
第三是创造就业的“合作链”。创新校企、校企、校企合作模式,拓宽沟通渠道,共享资源。用人单位人事部门和高校就业服务部门也要发挥桥梁作用,定期开展规范的行业动态提升、就业需求调查、毕业生能力素质测评和反馈,促进“人才培养——职业教育——实习3354就业创业”全链各环节的协同支撑服务,凝聚优质就业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