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涛:思想政治课建设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2020-06-16 16:07:00 来源:光明日报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实施和课程思想政治建设的全面推进,是落实德育和人才培养根本任务的重要战略举措。教师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线组织者和实施者,是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修身养性这一根本任务的关键。探索和强化各种课程的教育功能,有效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力军作用。
切实增强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
《纲要》明确指出,高校人才培养是教育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过程。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解决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皮”问题,要求教师强化课程的思想政治意识,树立价值创造、知识传递和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在课程中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教师应深刻理解每一门课程,包括思想政治课、公共基础课、专业教育课和实践课,必须具有育人功能,主动承担育人责任,保持好的管段,培养好的责任场。必须充分认识到,只有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方向一致,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才能形成合作教育的效果,才能构建“三位一体教育”的整体格局。
在课程中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教师要自觉站在培养德、智、体、艺、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他们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还要塑造学生的性格、品行和品位,承担起引导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做好“大绅士”。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将课程的思想政治思想有机地融入到各门课程的教学和改革中,坚持言行一致,做教师,做示范,用深厚的理论基础、知识、经验、智慧和人格魅力滋养学生,在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中引导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全面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
《纲要》强调加强课程中教师思想政治能力的建设。从本质上说,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是一种教育人的综合能力。其中,挖掘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能力和组织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能力是全面提高教师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关键。
增强挖掘课程中思想政治因素的能力。每门课程都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元素,但这些思想政治资源并不是直接在课程内容中揭示出来,而是隐藏在每一个知识点的背后,隐藏在科学理论的深处,这就要求教师积极探索、加工和利用。例如,《大学物理》课程通过追溯物理学家对问题的研究过程来介绍科学精神、思想和方法。依靠对物理规律的总结和对物理现象的分析,科学态度、毅力和爱国主义将被传递给学生。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能力。教师应选择和利用好优秀的教材,组织教学内容的设计,将挖掘出来的思想政治因素“融入”教学内容。他们应该确定出发点,从学科的内在逻辑出发,从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出发。课堂教学要注意时机,注意l
开展全方位的思想政治培训课程。有必要组织一次思想政治教育研讨会,讨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将知识内化为智慧,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为个性。组织各类课程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专题培训,邀请名师来校指导,提高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能力。
推动建立思想政治课交流平台。整合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形成多学科背景相互支持、良性互动的课程教学团队。组织教学沙龙等教学研究活动,通过教师之间的“对等、协作教育”,确保课程之间的“对等、协作效应”。组织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结对,帮助专业教师提高思想政治能力。通过学校领导牵头参与集体备课、课堂讲座、教学研讨会等活动,强化全体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使命和责任,促进课程思想政治的深入实施。
举办思想政治竞赛推介会。组织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竞赛,坚持以竞赛促教学,评选和推广思想政治理论课先进典型。例如,湖南大学将于2019年举办“思想政治课与思想政治课”主题教学基本功大赛,选拔28名优秀的思想政治课教师。为开展“课程思想政治”示范课程评选,首批55门“课程思想政治”示范课程入选,示范课程建设观摩、交流和推广工作积极开展。表彰了一批优秀的课程思想政治教师和教学团队,提炼出可推广的课程思想政治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百年来前所未有的变化。国家对新时期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纲要》的指导下,高校要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为重点,用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措施,充分发挥教师主力军的作用,全面提升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夯实推进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组织保障基础,建立和完善协调推进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制度机制。 建立“思想政治课”育人的总体格局,培养新一代承担民族复兴重任的人才,培养德、智、体、艺、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李树涛,湖南大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