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条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2020-07-02 17:14:00 来源:健康饮食网
油条食品安全消费技巧
以小麦粉和水为主要原料,膨松剂为主要辅料,经和面、醒发、成型、油炸制成油条。外皮酥脆,内皮层柔软多孔,色泽金黄,咸味可口。它是中国传统的早餐食品和受欢迎的小吃。
首先,食用油的量应该适当
油条是脂肪含量相对较高的油炸食品。相关科学研究文献报道,市场上油条的含油量在10%至37%之间。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议中国成年居民每天摄入25 ~ 30克油,市场上普通油条的重量约为85克。据粗略估计,每天的石油摄入量为9 ~ 31克。建议消费者食用适量的油条,以保持均衡的饮食。
第二,“非明矾”油条更健康
膨松剂在油条加工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决定油条的质地和质量。明矾通常用于传统油条加工,这导致铝残留。科学研究结果表明,长期食用高铝食品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2760-2014),明确规定油条中使用含铝膨松剂,铝的最高限量为100毫克/千克(以干样品中的铝计算)。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无明矾膨松剂、无铝复合膨松剂、发酵无铝复合膨松剂等新型添加剂取代了明矾,广泛应用于油条加工中,不仅避免了铝对人体的潜在危害,而且优化了油条的品质和食用品质。因此,建议在日常消费中使用含有“无明矾”和“无铝”膨松剂的油条。
第三,油炸时间不能太长
当在高温下油炸时,富含淀粉和蛋白质的食物可能产生具有神经毒性作用的——丙烯酰胺。油炸过程中,丙烯酰胺含量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日常加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油温不要过高,油炸时间不要过长。当油条呈金黄色时,可以从锅里拿出来,以避免颜色太深或烧焦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