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食品安全监督抽查显示调味品问题突出
2020-05-13 17:33:00 来源:健康饮食网
2月27日,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2015年第二阶段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其中,调味品问题突出,共有70批调味品不合格。李金积(新会)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鲜蚝油因山梨酸超标首次被列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黑名单”。除了菌落总数、甜蜜素、苯甲酸和山梨酸超标外,主要问题集中在氨基酸氮项目上,因此70批不合格调味品中有22个酱油被“列出”。
据专家介绍,氨基酸态氮是指以氨基酸形式存在的氮元素含量,是判断酱油好坏的特征指标。指数越高,酱油中的氨基酸含量越高,味道越新鲜。根据国家标准,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标准值不应低于0.4g/100mL。
在这一时期抽检的不合格产品中,许多酱油与国家标准相差十倍以上。例如,四川省三台县红宾酿造食品厂生产的梅市江酱油,其氨基酸氮含量仅为0.015克/100毫升,是国家标准的26倍。山东省凉山州恒隆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老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02克/100毫升,是国家标准的20倍。
"差距如此之大,可能是由于水的交换."内部人士指出了“内幕”。他建议市民在超市选购酱油时,应多注意酱油中的氨基酸氮含量。他还指出,优质酱油、一级酱油、二级酱油和三级酱油的氨基酸氮含量分别为每100毫升0.8克、0.7克、0.55克和0.4克,可根据个人需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