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住宅区改造:将“独唱”改为“合唱”
2020-04-28 16:14: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据报道,记者近日走访了许多地方,发现旧城改造的“民心工程”直接面向民生,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同时,旧住宅区改造资金需求总量大,存在资金整体短缺、后期管理和保护资金不足等问题。
有网友指出,旧住宅区改造是解决旧城区居民生活问题、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旧住宅区改造并不容易,仅靠政府投资难以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为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旧住宅区改造要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机制,努力筹集改造资金。
网友“黄艳”表示,目前,全国各地旧住宅区改造的资金几乎全部由财政资助。虽然改造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确实给地方财政造成了一定的负担。拓宽投融资渠道,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结合实际,合理确定改造成本的分配规则,完善居民合理配置、单位投资、市场运作、财政奖励和补贴等多渠道筹资机制。
有网友“轻率”指出,可以引导专业机构和社会资金参与旧住宅区改造,通过购买服务和支付新增设施使用费来解决政府财政渠道狭窄和资金不足的问题。例如,鼓励物业服务公司参与城市旧住宅区的改造和升级,并通过获得特许经营权、公共场所广告收入和有偿提供便利服务收回投资成本。
网民“严清河”建议引入社会资金参与社区养老、儿童保育、医疗、食品援助、超市、体育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发展白银消费、婴儿消费、绿色消费等新的消费模式,不断有效地为社区和社会创造新的动力。
网友“曹红艳”表示,旧住宅区改造中有很多难题需要解决,不能靠政府部门唱“独角戏”。要依靠“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来创新体制和机制。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和创新商业模式,在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