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线城市“抱团发展”成为新趋势
2020-04-23 18:08: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每10到15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单程票价是2元30分钟。全市有越来越多的“上班族”住在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平塘街花溪新苑小区的李玟说。
李玟在湘潭经济开发区的一家企业工作。他需要在工作日通勤于长沙和湘潭之间,从家到公司大约十七八公里。去年7月底,从长沙平塘到湘潭经济开发区的长潭公交一号线开通,与长沙公交938线无缝衔接,极大地方便了沿线居民的出行。
上午7: 00和4: 00,株洲天心东站的C7852列车在长株潭城际铁路上平稳运行,30分钟后到达长沙站。一位乘客说:“有了城市铁路,这两个地方基本上融为一体了。”
目前,该城市轨道线上共有14列子弹头列车运行,可用于扫描进出站场,包括8列八组子弹头列车和6列四组子弹头列车。今年1月至7月,长株潭城市铁路每天运送22200名乘客。
“半小时交通圈”的逐步形成和公共交通的逐步“一体化”,是湖南近年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长株潭城市群(长株潭)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长株潭是中国二三线城市的典型代表。长株潭城市群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群体之一,位于长江支流湘江中下游。这三个城市以“货物”的形式分布,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约为30-40公里。它在“发展集聚”方面具有先天的“地理优势”。
早在20世纪80年代,湖南省就开始积极推进长株潭一体化。现在,湖南省正以这项工作为起点,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湖南省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刘怀德表示,近年来,《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条例》和《长株潭城市群基本现代化建设“十三五”规划》相继出台,长株潭城市群初步形成了由区域规划、专项规划、示范区标准化和城市区域规划组成的全方位、多层次的规划体系。
党委和政府建立了议事、决策、协调和沟通机制。长沙市发改委主任夏文斌告诉记者,长株潭三市已经建立了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联席会议制度,作为合作的高层决策机制。三个城市的市政委员会秘书轮流担任主席,定期举行秘书和市长级别的联席会议。
记者了解到,长株潭三市共同赢得了许多“含金量”很高的国家发展平台,如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长株潭通关一体化试验区、长株潭“宽带中国”示范城市群等。
元素和平台不断聚集和碰撞,极大地促进了创新发展。近年来,长株潭城市群涌现出超高速列车、超级计算机、超高产杂交水稻等“世界级”科技成果,以及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等“千亿”主导产业。
据统计,2008年,长株潭三市国内生产总值仅为4600亿元左右,2018年达到1580多亿元,10年增长超过1万亿元。
一些专家学者在采访中指出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一些二三线城市开始加快建设协调发展机制。这些中西部城市群从开始“走自己的路”到现在“成组发展”,已经走出了自己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副教授胡说。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指出,二线和三线城市的“团结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行政区划造成的障碍和障碍依然存在,许多制度“障碍点”仍有待突破。(记者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