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梦想创造幸福生活
2020-04-21 17:53: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简介]
“只要有一个家庭甚至一个人没有解决生活中的基本问题,我们就不会满足……”
住房问题不仅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它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人民安居乐业,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关心人民的福祉,始终把“实现人人享有体面生活的目标”作为一项重要的改革任务,并全力以赴加以推进。
新华社记者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在回访中看到了老百姓的笑脸,看到他们正从“新”开始,用自己的双手和辛勤劳动,创造幸福、有尊严的生活。
[故事1]
“靠天气吃饭”的土耳其人搬到了新家和新企业。
一股浓烈的酒香扑鼻而来。在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50镇榕村,55岁的卢正在家里的电热炕上看着几大桶酒糟发酵。
鲁的七八个房间都建得很好。主屋的屋檐都是用当地流行的木雕和绘画技术制成的。2016年底搬进新居后,他学会了家庭获得的制作moet蒸馏酒的工艺,并建立了一个家庭酿酒车间。
厨房里煮着青稞准备酿造,主房间里装着十几罐酿造的葡萄酒。窗外,庭院分成四个部分,用土耳其人倡导的彩虹图案做标记。
回到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榕树村。他走进村民的新房,检查面积、结构和施工质量,并与监督新房施工的村民进行沟通。卢清楚地记得,那天,总书记和家人坐在一起,看着反映村民们过去生活的老村情况的录像。
“十年九旱,要看天气吃什么”。搬迁前,卢住在青藏高原六盘山毗邻的贫困地区——脑山。吃窖水,走山路,7公里陡峭崎岖的土路把他和他的村民世世代代困在山里。
“党和政府应该特别关注像你这样有困难的人,通过移民让你过上好日子。”总书记的话使鲁的心里暖洋洋的。
好日子真的来了!陆经营家族酿酒厂的第一年就赚了3万元。
"安定下来后,应该促进生产,生活应该独立."卢告诉记者,他不能忘记总书记的指示,不能落后于发展。“是时候摆脱贫困,摘下帽子了。你的背越来越硬了!”
新的村庄充满了新的气氛。有了天然气和自来水,汽车可以开到门口。居住区和养殖区是隔离建造的。每个家庭都建了一个抽水马桶和排水管网。该村已建成一座日处理能力为100吨的污水处理站。污水不再横流,垃圾也不再倾倒。
“本季生意淡季。当我有空的时候,我会带我的孙女来。”记者顺着卢的手指看去。她孙女卧室的炕上有书,炕旁有一张小桌子。“从家走到村里的小学不到10分钟,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记者笔记]
“生活和生活”既是一种承诺,也是一种责任。住房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生计问题,关系到成千上万个家庭的基本生活保障。
“安居乐业”是“安居乐业”的基础。“搬穷窝”和“拉穷根”,打开另一边,找到正确的路。为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与全国人民一起奔小康,有必要实施以教育、培训、产业指导为辅的特殊地区扶贫搬迁,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生活和生产条件。
[故事2]
“李棉儿”胡同讲述了老北京的“新老乡”的故事
曾经,这里的许多庭院都很杂。“那个时候胡同真的很破旧。水电设施跟不上,厕所条件也不好。”李回忆道:“在杂乱无章的胡同中,有七八家杂货店、餐馆和冷饮店。”
五年前,郁儿胡同29号院和30号院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习近平总书记来这里参观旧城区,听取大家对旧城改造的意见。
在过去的五年里,随着改造和提高,雨林胡同已经一天天地改变了。在总书记视察过的玉儿胡同30号院,已经拆除了存在多年的违章建筑,清除了地面的绿地,宽敞的院子恢复了青砖、灰瓦、红门和绿格窗的古老面貌。
街上的变化可以被外人看到,只有当地居民能理解庭院的变化。自拆除自建房屋以来,增加了绿色植物,拓宽了走廊。“夏天,我坐在院子里和我的老邻居下棋。在世界各地聊天很愉快吗?”李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特别满意。
李的家有完整的厨房和浴室设施。“有了电磁炉,做饭既安全又干净。窗户和门也被新的代替了.生活更加方便和现代。最后,我过上了内外兼修的生活。”
在北京市东城区“申请改善”的工作模式下,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如今,雨林胡同的大多数违章建筑和自建房屋都被拆除了。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并努力在年底前完成翻新和维修,以欢迎回到“老街坊”。
[记者笔记]
保护和利用旧城,恢复历史风貌,保证居民的居住性,是历史对人民负责的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旧城改造和棚户区改造,强调要让我们的生活更舒适、更好,解决大家关心的实际问题,让大家在胡同中过上现代生活。
北京已经开始了一系列多维度的探索:从以应用为基础的退役到保护性修复和修复性修复,从而恢复传统风貌;从基于应用的改善到胡同居民的现代生活,再到居民自治共生医院.
古老的胡同注入了新的活力,悠闲的古都讲述了老北京的新乡愁。
[故事3]
“老窝棚”的“花圃”生活越来越美好。
粉色、紫色和白色的紫萁花在绿色的空间绽放,淡淡的香味弥漫在夏日的清晨。在武汉市青山区,刘桂华以晨练开始了新的一天。
"现在,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了!"刘桂华真诚地感到遗憾。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湖北,来到武汉市青山区工人村街。"总书记询问了棚户区的建设情况,以了解我们的生活状况."刘桂华仍然记得一年多前的场景。
“棚户区改造事关千千数千万人民安居乐业。我们的城市不能有高楼和肮脏的棚户区。”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让刘桂华感到强烈的温暖。
刘桂华居住的社区位于——工人村,曾经是武汉最大的棚户区。20世纪50年代,为了建设WISCO,来自四面八方的工业大军在简陋的工棚里定居下来,多年来形成了一个工人村。
“当时,很难说他们住在像样的房子里。其中大部分是由蓝砖和石棉瓦搭建的临时建筑。当进入房子时,一个人应该低下头,白天开灯,把厨房当作卧室,把厕所当作一条长龙。每个家庭都点燃炉子,排放油烟。”刘桂华6岁时,随父母从河南来到武汉,住在工人村。
通过棚改,武汉市青山区的13000多个棚户和40000多个棚户从低矮、潮湿、漏雨的棚户中搬进了宽敞、明亮、设备齐全的现代住宅区,实现了和平生活的梦想。刘家
今天,工人村街道社区的环境日益改善,建筑物的正面也焕然一新。海绵的建造和透水砖的铺设改变了雨污泥、积水混合流和“一次一英尺泥”的状况。该地块重新种植了紫萁、栀子花和桂花,加上原来的枇杷树和柑橘树,就像一个花圃。
“大大小小的超市和药店,在周边地区随处可见。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齐全。地铁5号线将很快建在居民区门口。两年后,你可以乘地铁在一小时内走遍武汉的三个城镇。”刘桂华高兴地说,未来青山将开通四条地铁线,这将使他和妻子外出更方便。
同样在工人村棚户区生活了50多年的老人苏中社写了一副对联:“每一栋破房子都换一栋新房子,政府发自内心,人民是基础”,批评“感谢共产党”。
[记者笔记]
改造棚户区,使数亿居民实现和平生活的梦想。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这项重要的民生举措得到了快速推进。
到2018年底,数亿居民“走出避难所,进入建筑物”,他们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棚户区改造不仅有效改善了贫困人口的住房条件,而且在改善居住环境、缓解城市内部双重矛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个城市有成千上万的房子,世界上所有的穷人都很快乐!一砖一瓦地建造房屋来保护人们免受风雨的侵袭,并为幸福的生活建立希望。
(新华社北京8月11日电记者、罗、张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