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个城市的土地价格“上涨”住房企业忙着补充商店 德信超过160亿加元
2020-06-18 15:41:00 来源:和讯房产
3月底,费总裁钟敏表示,德信有足够的货源,所以今年的补货压力相对较小。演讲后不到一个月,德信频繁出现在土地市场。
德信最后一次获得这块土地是在6月11日。在温州滨江商业区的一场住宅用地竞争中,经过116轮投标,李德新向包括融创、保利、中海和华润在内的16家住宅企业施压,要求它们以高价抢占这块土地。
这是德信一周内赢得的第三块土地。与其他450亿规模的住房企业相比,这是非常积极的。
然而,如果你看看整个行业,德新的高频土地收购只是上升的土地市场的一个缩影。这种流行病的影响已经逐渐消失。只要土地市场有机会,就有不少房地产企业像德信一样选择向上冲。偶尔的土地拍卖战是最有力的例证。
豪掷百亿拿地,接近前五月销售额
2010年,德信的销售目标是保持25-30%的复合年增长率。对于将于2019年完成450.7亿元销售额的德信来说,今年仍需冲刺。
为了扩大规模,德新很早就开始涉足土地市场。过去一年,德信通过土地拍卖、收购、兼并收购、土地收购等多种方式收购了38块土地,新增土地存量474.4万平方米,折合人民币722亿元。费钟敏透露,截至今年2月底,德信的总销售额为1020亿元。
尽管费钟敏在会上强调,现有的“粮草”足以支撑德信的发展,但德信的土地收购步伐没有放缓的迹象。时代财经发现,从5月份开始,德新的征地步伐加快了。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德新取得了七项土地所有权。
所有这些行动都体现了德信的进取精神。据时代财经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11日,德信2020年的土地收购案例共计12起,总地价为161.19亿元。今年前五个月,德信的销售额为173亿元。
关于最近的大规模土地收购,德新告诉时代财经,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下半年,从一个增量时代到一个存量改善的时代。房地产开发从规模到质量的逻辑变化。德新考虑了规模、利润和品牌的平衡发展,选择了购买优质地块的合适时机。到目前为止,土地收购仍在计划中。
德新网还表示,它不会盲目征地。在它看来,土地投资是房地产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前端环节,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德信在土地投资决策方面有一套成熟的标准流程体系。充分考虑项目的投资效益和风险,如评估项目的各种资源、政策红利、市场供求、融资环境、发展环境等。
在城市布局上,德信“立足浙江,培育长三角,分布全国”,以长三角“大本营”为主要目标。在德信今年获得的12块地块中,有9块分布在杭州、徐州、宁波和温州。
事实上,自2000年在浙江湖州开业以来,德信就与长江三角洲紧密相连,尤其是在温州、杭州等城市,德信在这些城市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德信位于温州房地产市场销售排行榜的前十名。2018年,它在温州完成了54.1亿元的销售业绩。那一年,温州也成为了德信在城市销售的第一名。此外,根据嘉里发布的数据,根据杭州的交通流量,德信在2019年的销售额中排名第七,得分为131.88亿元。
金融评论员严跃进指出,中小住宅企业的产品力和品牌溢价能力与龙头住宅企业有很大不同,在不同地方扩张的风险更大。目前,房地产市场已经限制了房屋企业犯错的机会。与其盲目开发新疆,还不如在已积累优势的地区继续深耕。
呵
德信并不是今年唯一一家积极“增持”的房地产公司。根据中学的数据,今年1月至5月,龙光在土地市场的表现最为抢眼,累计征地304亿元,每月征地150亿元,同比增长450.0%。此外,恒大5月1日的征地金额达到550亿元,保利、龙湖、中海、香港和绿城的征地金额超过300亿元。
一位前10名住房企业的高管分析说,今年的疫情确实是一个大变量。在无法控制的情况下,房屋企业一般有两种心态,一是减少征地,降低成本,争取平稳过渡,二是相信危机与机遇并存,在低价中等待见底。
“从最近的土地交易来看,我们不能说许多城市的土地价格已经上涨。然而,这种流行病确实对当地经济产生了影响。政府通过引进一些高质量的地块,调动了住房企业的积极性,从而传达了积极的信心。在这种情况下,住房企业的机会就来了。毕竟,经济尚未完全复苏。此时引入的土地在价格上肯定有优势。”上述住宅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告诉时代财经。
研究报告《凯尔若瑞》也得出类似结论,指出为了尽快从疫情影响中恢复,自3月以来,重点城市恢复了土地转让,放宽了土地转让门槛,并优先考虑用稀缺的优质土地测试水市场。与此同时,信贷政策逐步放松,住房企业融资压力缓解,土地市场在这种有利形势下一路走高,全国平均地价也突破了3000元/平方米大关,创历史新高。
在克里研究的50个城市中,大多数城市的土地价格在过去两个月里大幅上涨。例如,成都、厦门、常州和其他地方都在过去两个月里设定了最高的地区单位价格。在土地供应量相对较大的26个城市中,土地价格出现了“普遍上涨”。南通、徐州、宁波、温州、Xi、南京、佛山、重庆等城市的土地价格在过去两年达到最高点,只有少数城市的土地价格从2019年开始回落。
连续引入高质量地块激发了住房企业收购土地的热情。上个月,厦门思明家园以103.55亿元的总价和50598.5元/平方米的单价赢得了厦门市的“总价地王”和“单价地王”,但一个月之内,“单价地王”就转手给了徐辉。
不仅如此,最近宁波、南通和温州的土地出让也经历了100多轮招标。据中原地产统计,今年第一次有3个城市的土地销售超过1000亿元,即北京、杭州和上海。31个城市的销售额超过200亿元,创下近年来的新纪录。
然而,在“土地热”市场下,上述房企高管警告称,他们应该密切关注企业的财务风险。“当融资环境良好时,住房企业就能获得资金,并具有灵活性。今年整体市场形势仍呈下降趋势。如果为了攫取土地而忽视金融安全,很容易导致流动性危机。”
凯瑞研究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房地产企业面临的融资环境尚未放松。5月份,95家被监管的典型住房企业融资总额为905.15亿元,同比下降22.6%,同比下降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