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科学城将扩展至170平方公里
2020-04-20 14:28: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今年,启动了在东区建设“能源谷”和在西区建设“生命谷”的控制计划。
未来科学城乐普(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实验室摄影/卫通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昌平区获悉,未来科学城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70.6平方公里,规划总建设用地面积约87.2平方公里,规划总建设规模约7110万平方米,常住人口69万。未来的科学城分为三个主要区域。东、西、生态绿心明确界定了它们的范围和主要功能。东部将建成“能源谷”,西部将建成“生命谷”。今年,整个科学城启动了一个控制性详细计划,并确定了每个阶段的发展目标。
今年,监管框架将被激活。
将来会建造高端医院
未来科学城位于昌平区南部,北至六环路,南至南北路,西至京新高速,东至京承高速。原本计划为10平方公里,未来的科学城现在已经扩大到170.6平方公里。今年,总体控制计划将启动,东西定思路也将升级为高速公路。
未来科学城管理委员会的相关官员表示,未来科学城在功能上分为三大区,即东区、西区和生态绿心区。东区占地43.5平方公里,包括未来科学城一期、未来科学城二期、北方七大成果基地和北方七大文化科技服务区。它将建设一个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中心,吸引了国家电网下属机构等众多能源企业落户。“能源谷”将建在这里。
在未来科学城的展厅里,来自《北青报》的记者看到,东区已经落户了14家中央企业下属的100多个单位,其中未来科学城一期占地10平方公里,也就是第一期规划的10平方公里。建筑布局已基本成型,配套设施建设正在进行中。正在建设的地铁17号线起点站是未来科学城的北区站,南面还有未来科学城的南区站。在这两个车站周围,城市综合体的建设正在同时进行。第一阶段,到2020年,建成33万平方米的住宅设施,基本建成80万平方米的城市综合体,提供1300个学位和5600个公共租赁住房单元,拥有共同的产权和人才。
西区占地60.7平方公里,包括沙河大学城、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工程技术创新园、科技服务产业园、先进制造产业园和万德综合配套服务区。开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整合企业研发中心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西区将按照核心格式建成“生命谷”。西区的北部是一个大学城。生态绿心位于未来科学城的核心,占地66.4平方公里,将成为贯穿南北的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规划角度来看,未来的科学城将建设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展示中心,以及公立学校、国际学校、幼儿园、高端医院等配套设施。
它将在明年培育和形成。
千亿级产业集群
据介绍,未来科学城的建设目标是到2020年加快创新资源的积累,开始培育能源和生活优势领域的国家实验室。研究型大学的数量将达到7所,聚集了不少于40个国家创新平台,拥有800多名领军人才和一支至
发展目标提到,到2025年,将建设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城市。创新资源高度集中,国家实验室培养框架初步形成,研究型大学不少于8所,国家创新平台不少于50个,领军人才不少于1500名,国家孵化平台面积稳步增长。创造了一个创新和发展的局面。国际专利申请数量不少于400件。在先进能源、先进制造、医疗卫生等战略领域形成了独特优势。创建了不少于130个国际标准,引导昌平形成了170多亿级企业和20多亿级产业集群。
东部和西部地区已基本建成宜居、工业和生态绿色城市。集中建设区路网密度达到6.5公里/平方公里,15分钟内社区服务圈覆盖率达到85%,保障性住房供应比例保持在50%。蓝绿色空间占43%,新建区域可再生能源利用占5%。
2035年的研究型大学
不少于九个
发展目标提到,到2035年,未来的科学城将成为世界领先的技术创新高地。高端创新资源的聚集、能源和生活领域的世界领先研究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数量不少于9所、国家创新平台的数量不少于60个、领先人才的数量超过3000人,创造了创新活力在生成中相互竞争、创新资源不断流动的生动局面。关键领域的技术创新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国际专利申请量不低于2500件。主要瓶颈问题在先进能源、先进制造和医疗卫生领域得到解决。关键核心技术是安全、自主和可控的。创建的国际标准数量不少于200个,使昌平形成了3000多亿个产业集群。
全面建设宜居、工业、生态绿色城市。集中建设区域的路网密度将达到8公里/平方公里。15分钟社区服务圈的覆盖率基本达到全覆盖。经济适用房比例保持在50%,蓝绿色空间比例达到50%,新建区域可再生能源比例达到10%。
到2050年,它将成为一座具有创新、绿色生态、智慧和人文特色的科学魅力城市。一批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和创新型企业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在关键领域引领全球发展的创新核心。先进能源、先进制造、医药卫生等领域涌现出一批重大原创科技成果,服务和支撑着世界一流科技强国的建设。(记者李泽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