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姐妹成功继承四合院的故事
2020-04-17 17:51:00 来源:北京晚报
原标题:八姐妹成功继承四合院的故事
最近,住在东城区的赵的八个兄弟姐妹成了一件大事。去年,兄弟姐妹的父亲去世了,留下了一个私人庭院。这八个兄弟姐妹关系融洽,在财产分配上没有分歧,但是如何处理继承程序曾经使他们很困难。幸运的是,赵的兄弟姐妹能够赶上建立京山司法学院诉调度和停靠站。他们一次都没有离开法庭,也没有花一分钱。他们将在两个多小时内完成继承四合院的调解和司法确认程序。
(图为法官确认)
老父亲离世
给八姐弟留下四合院
赵的八个兄弟姐妹中年龄最大的是76岁,最小的是62岁。上周,在赵家的小院子里,记者见到了76岁的赵顺芳,赵家的大姐。在庭院外的小巷里,游客偶尔会经过,但是当大门关闭时,庭院就与外面的噪音隔绝了。
赵顺芳告诉记者,1952年,为了解决孩子太多、住房拥挤的问题,他的父亲赵世英用自己2600元的营业收入买下了离景山不足500米的小院子。赵顺芳那年九岁,刚刚进入三年级。她在这个小院子里度过了难忘的童年。随着时间的推移,赵的八个兄弟姐妹中有些上了大学,有些插队,有些参军……但是这个安静的小院子对他们来说永远是一个美好的回忆。
从大学开始,赵顺芳就搬离了胡同里的家,从毕业后就一直从事外语教育和教学工作。母亲于2012年去世后,赵顺芳搬回院子照顾年迈的父亲赵世英。
去年,99岁的庭院主人赵世英去世。很多年前,老人写了一份遗嘱,希望他的孩子不要卖掉四合院,并敦促他们的孩子接受他们的姐姐赵顺芳的建议,作为家务的主要来源。除此之外,老年人没有具体的财产分配。
老父去世后,兄弟姐妹自然想处理四合院的继承问题。赵的兄弟姐妹关系融洽,这一点已经讨论了很久:八个人共同继承,每个人都有八分之一的产权。然而,我真的想继续继承,却发现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
继承公证不好办
诉讼昂贵流程长
如果你去公证处办理房地产继承公证,赵的姐姐和哥哥将面临——不能出具一些必要的公证证明的难题。
法官冯告诉记者,公证甚至要求赵顺芳的祖父母的死亡证明,以证明祖父母,也是他的父亲的第一个继承人,已经去世。赵顺芳的祖父于20世纪60年代去世。公证等同于被阻止。
此外,如果他们想向法院提起诉讼,让法院决定如何继承财产,这不仅需要很长时间,而且还需要支付高额律师费——。如果法院按投标金额收费,他们可能要支付20多万元的诉讼费。
老年人年纪大了,分散在世界各地。参加诉讼也是对他们体力和精力的巨大考验。考虑处理继任问题并不容易。赵的兄弟姐妹甚至让步了。赵顺芳告诉记者:“当时,我想如果我真的做不到,我会忘记的。”
偶然间,赵顺芳的姐姐发现她可以通过调解来处理与继承有关的事情。经过讨论,每个人都决定试一试。
就在今年3月,北京市东城法院和区司法局联合举行了“诉讼与移送对接站”的许可仪式。目前,东四街、北新桥街、景山街、建国门街、岱崖堡社区、竹社区等7个街道社区已经设立了投诉中转站。法官依靠工作站进行巡回审判,通过现场指导、调解和司法确认,帮助群众方便、经济地解决纠纷。赵的兄弟姐妹凑巧赶上了景山司法学院的成立
面对前来询问的赵的兄妹,京山司法厅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们,他们的问题可以在申诉转驳站解决,甚至不需要去法院。在评委和调解员的指导下,赵的姐姐和哥哥高兴地开始准备材料。
一趟法院没跑
一分钱没花调解完
赵顺芳曾经担心准备材料会很困难。以姐姐赵顺芳为例。因为她上了大学并建立了家庭,她的户口很早就搬出了家。为了证明赵顺芳和她父亲的关系,她需要从人事档案中核实一下。此外,早期的户籍登记存在许多不准确之处,这也给身份关系的证明带来了麻烦。
令赵吃惊的是,这项看似艰巨的任务竟然顺利完成了。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八兄妹在大约两周的时间里准备了各种辅助材料。
上月底的一个早上,赵的八个兄弟姐妹带着所有的材料聚集在京山司法厅。两个多小时后,调解和司法确认程序全部完成。下午,姐妹俩收到了调解文件。
在经历了所有的程序后,八个兄弟姐妹很少会在司法办公室前与法官和司法人员聚在一起拍照。
虽然调解过程看起来省时省力,但法官们实际上做了很多幕后工作。无论是立案还是司法确认都不能落下。冯告诉记者:“调解审查的内容与正常开庭审查的证据材料相同。在此之前,我们将做大量的对接工作,与街道调解员对接。在微信上提前查看照片,告诉他们哪些是缺失的,哪些是不合格的,哪些需要原件……”
经过调解,赵的姐姐和哥哥终于倒在了地上。除了这种继承问题之外,邻里纠纷、治安纠纷和劳动纠纷都可以在就近的诉讼和转移对接站解决。
记者追访
街巷工作站成了
法官的新办公室
东城法院快速通道法院的法官的工作场所已经从法院扩大到位于街道的“投诉和转送对接站”。对冯法官来说,他经常带着厚厚的文件和电脑,和书记员一起在巷子里骑电动自行车。
在谈到当前的诉讼和调解工作与以往工作的区别时,景山司法厅厅长崔伟告诉记者:“过去,这是一个两步走的过程。我们先进行调解,在移交完成后与法官沟通,在文件沟通完成后与当事人一起去法院,然后进行司法确认。现在完全不同了。准备好材料后,调解可以在两个小时内完成。”
此外,东城法院也为基层调解提供了很多指导。法官冯说:“基层调解人员对案件的把握相对较弱。法院从一开始就介入了他的整个调解过程,帮助他提出建议。法院帮助他们弄清基本法律事实后,他们就可以开始调解工作了。”
此前,东城法院立案庭庭长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前,诉讼前调解通常是在法院进行,普通人也要去法院一趟,不太方便。此外,法庭环境相对紧张,而在诉讼和转运站,双方可以坐下来一起交谈。人民调解员的工作也更加灵活。”景山司法学院的工作人员也向记者证实了这一点。许多普通人听说要去法院时,都觉得自己是在“进衙门”。他们更愿意通过调解解决冲突。
“如果这些矛盾和纠纷得不到解决,它们最终会诉诸法庭。现在,这等于推进工作,使社会上可以解决的问题不会诉诸法庭。”冯法官总结了他现在的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诉讼与调解对接站的正常运行不仅方便了群众,也大大节省了法院的诉讼资源。
本报记者许
东城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