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数据持续升温 发出积极信号
2020-06-11 16:30:00 来源:经济日报
6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5月份的金融统计数据。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长3.19万亿元,同比增长1.48万亿元。社会金融类股增速升至12.5%,创近两年新高。
数据显示,M2 5月底同比增长11.1%,增速与上月末持平。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8万亿元,同比增加2984亿元。贷款余额上升至13.2%,这是连续第三个月复苏。
" 5月份,信贷和社会金融增速保持在较高水平."王新银行首席研究员、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这表明,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趋于稳定,企业复工、复产速度加快,实体经济复苏良好。与此同时,金融机构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宽信贷”状态正在加速。
对于5月份信用社高增长、信贷扩张加速的原因,悦凯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李麒麟表示,在央行流动性增加的背景下,企业融资成本明显下降,第一季度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08%,较去年同期下降近60个基点,债券融资成本也降至近年来的新低。在信贷供给充足、融资利率低的环境下,企业往往比在高利率环境下借贷更多。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季认为,随着未来专项政府债券和地方政府债券的继续发行,今年直接融资在整个社会融资规模中的比重可能会进一步提高。
5月底,M2经济增速继续保持两位数水平,达到11.1%。M1经济增长率从5.5%反弹至6.8%,增幅显著。
关于M1增长率,即流通中现金加活期存款增长率的反弹,陈季认为,这是由于业务活力逐渐恢复。随着前期支持实体经济的各项政策的实施,以及工作和生产的恢复接近或达到爆发前的水平,M1的增长率逐渐证实了反弹的趋势。
在分析M2的走势时,陈济表示,虽然5月底M2的增速与上月持平,但主要受1.31万亿元金融存款回笼的影响,是2005年以来增幅最大的一次。“疫情期间延期缴纳的税款是在5月份集体缴纳的,在未来积极的财政和税收支付正常化之后,M2的增长率可能会继续上升。”陈济说。
在社会融资规模高增长、低利率的情况下,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李一举认为,应该重视企业资本套利。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强监管,防止资金套利。
“债券收益率和贷款利率下降,一些银行的财富管理产品或结构性存款产品也出现了上下颠倒。存在套利的空间。一些企业在获得低息贷款后,可能不再将资金用于生产,而是投资于股份制银行的高收益结构性存款产品,以获得利差收益。”李毅举说道。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4月,中国商业银行的结构性存款余额超过12万亿元。李毅举强调,这种资本套利不利于经济和金融的良性循环,未来的监管政策需要规范结构性存款带来的套利机会。
此外,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文彬认为,5月份中国消费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4%,为货币政策提供了更多空间。在流动性相对充裕的情况下,要加强对资本流动的监控,确保不出现闲置套利和不现实,有效引导资本流向实体经济需要的领域。
关于下一步的货币政策方向,文彬认为,随着工作和生产的恢复以及商业和市场的恢复,对企业信贷的需求将继续增加。它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