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加入蒙牛“加热”低温牛奶市场
2020-05-13 17:5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蒙牛和可口可乐这两大巨头在仍在增长的低温牛奶市场上损失了一便士。5月11日晚,可口可乐和蒙牛的官员今天在《北京商报》向记者证实,双方建立的合资企业已经获得批准,将在中国生产和销售一个全新的低温牛奶品牌。然而,业内人士认为,可口可乐和蒙牛都依赖中粮,合资企业的最大受益者是中粮。然而,国内低温牛奶市场面临着冷链物流不完善等问题,新品牌的表现如何还有待检验。
“新成立的合资企业将利用双方投资者在乳品研发、乳品加工技术、品牌影响力和分销渠道方面的优势,为中国消费者带来一个新的低温牛奶品牌。”可口可乐和蒙牛的官员今天在《北京商报》上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市场营销专家陆胜珍认为,双方的合作可以实现双赢。对可口可乐来说,它可以实现碳酸饮料以外的扩张计划,并以良好的发展势头渗透到中国的低温牛奶市场,这将在完成各类饮料公司的战略中发挥关键作用。
今年1月,可口可乐宣布收购高端牛奶公司fairlife的剩余股份。尽管可口可乐收购了fairlife并打算建立品牌,但可口可乐目前并不涉及大陆市场的低温奶制品。
“无论可口可乐是否将公平生活引入合资公司,对蒙牛来说,获得美国品牌的运营经验可以打开低温牛奶市场与国内乳制品行业之间的竞争空间和高度,摆脱价格冲击。”卢胜珍说道。
事实上,在伊利和蒙牛这两家中国市场领先的乳品公司之间的竞争中,蒙牛一直在寻找伊利和蒙牛之间的差异,而低温牛奶领域正是蒙牛寻找实力的地方。蒙牛2019年的成绩单显示,其低温酸奶连续15年位居行业第一。然而,到2019年,两者之间的年收入差距仍将超过100亿元。数据显示,蒙牛2019年的收入为790.3亿元,伊利为902.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蒙牛和可口可乐可以成立合资企业,因为他们都有中粮集团的背景。陆胜珍认为中粮集团从此前对蒙牛和可口可乐的投资中获利颇丰。中粮集团在蒙牛与可口可乐的合作中起到了配合作用。
2019年7月,中粮集团以61亿港元收购了苦苦挣扎的蒙牛20%的股份。中粮集团已成为蒙牛的大股东,构成了中粮集团在乳品行业的产业链。根据蒙牛5月11日的市值1115.78亿元,中粮的股本市值已接近350亿元。
中粮集团与可口可乐的合作也非常愉快。2000年4月14日,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成立,中粮可口可乐公司持有65%的股份,可口可乐公司持有35%的股份。
陆胜珍表示,从中粮与蒙牛、可口可乐的关系来看,蒙牛与可口可乐一方面合作利用可口可乐提升蒙牛在低温产品市场的影响力,提高蒙牛在中粮的资金贡献率。另一方面,可口可乐和蒙牛整合各自的优势资源,实现协同增效,扩大可口可乐和蒙牛的市场影响力。双方在原材料和品牌方面相互补充,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各自产业链的横向整合。
虽然成立合资公司可以达到双赢的效果,但目前低温牛奶仍然是各大乳品企业相互竞争的“热点”,竞争日益激烈。
“目前,低温鲜牛奶的市场增长率保持在15%,低温鲜牛奶的毛利润相对较好。根据2019年初新上市的乳制品数据,低温产品的毛利率为42.87%,远高于常温产品的毛利率24.67%。”中投燃烧知识咨询执行董事朱越表示。
乳品专家宋亮认为,尽管低温牛奶的市场前景非常好,但要打开市场还需要克服几个障碍。“首先,要超过牛奶源的坎儿。目前,蒙牛全脂乳源尚未形成全国性的分布式乳源体系宋亮说。据悉,蒙牛拥有自己的富源乳业、现代畜牧业和中国神圣畜牧业。三大企业每年供应蒙牛近200万吨。除了拥有1500多个牧场外,伊利在中国的主要原料奶供应商还包括惠山乳业和尤然牧业,每年供应约380万吨原料奶。
“其次,三线和四线城市的牛奶接触率低也是一个问题。”根据宋亮的进一步分析,低温奶需要冷链从奶源到加工再到终端,而中国的三、四线市场仍然是一个不发达的市场,冷链无法进入。此外,低温牛奶市场竞争激烈,新品牌很难被市场认可。
近年来,国内外企业纷纷布局低温牛奶市场。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有400多家企业经营低温乳制品。去年4月,光明乳业推出了新的产品,如减少50%脂肪的鲜奶。新希望乳业还分别收购了福建澳洲牛和现代畜牧业的部分股份,以加强低温鲜奶的分销。去年9月,日本明治投资6.24亿元在天津设立子公司,生产冷牛奶、酸奶和其他产品。